太強了,我原本一直以為iPad Air不會用到M1 原來是我們的想法本末倒置了XDDD Cook真的是成本管理大師
to be honest, has never seen a channel of this level of quality . simple wording explaining the most complicated story ...... you guys even probe into the level of patent in explaining the engineering of the machine. 100% subscribe
了不起,說明解析非常清楚,真的很優秀的視頻,解答了困擾多年的疑惑「效能為什麼1+1不等於二」,還有為什麼這麼頂尖的科技卻能這麼平價,連著看了2次,真的很佩服作者,謝謝
林哥太厉害了,又是一次深入浅出的科技唠嗑,让我们这些小白能真正看清技术背后的故事,林哥我爱你😘
这波分析确实无敌,苹果的这种做法未来相当于可以统一整个产品线的soc,从手机到平板再到电脑,芯片可以从同一条生产线下来,怪不得近几年苹果总喜欢在技术细节里强调“统一”二字,比如统一内存架构,这种前瞻性不愧是苹果
这才是m1 ultra面市之后正经该有的视频👍
当时看发布会第一反应就是苹果的M1芯片是泛滥了吗?这么急切地给iPad Air都用上。后面看到M1 ultra我就懂了,M1只是整个芯片布局的边角料😅
林哥的这期内容真的是让人大开眼界。。。顺着林哥的思路,来个简单总结,或许能够帮大家再简单回顾苹果在芯片上的战略: 当初苹果使用intel给电脑提供芯片时,就发现了自己还得每年分别给一款手机和一款平板单独设计两款芯片,导致芯片设计成本很难摊得很低。于是接下来首先实行的思路是让制造多款手机和多款平板来搭载不同良率等级的同款手机或平板芯片(典型例子A12z,A12x,A12),之后的战略是彻底抛弃intel,自己只用设计一款基于先进封装技术,针对专业电脑和专业平板的芯片架构M和一款只针对手机和娱乐平板的芯片架构A,其中M架构基于良率等级进行切割分给不同等级的专业产品,A架构的产品策略维持原状。未来苹果很可能使用M芯片架构的产品战略,晶圆上频率上不去,部分gpu核心受损的单颗M芯片留给平价设备(平价iphone和ipad mini),功能完全的单颗M留给iphone pro 和ipad air,功能完全,且通信介质无损的M芯片组按照老黄刀法分给不同等级的专业设备。这种产品战略已经将高通和三星摁在地上了。。。充分保障了每年苹果的利润率。
非常赞的视频。关于压缩生产成本,晶元切割自然是很重要也非常聪明的一招。我觉得还有两点被忽略了。一个是关于销量。iPad air上M1主要是因为mac销量远小于iPhone(mac是一年百万级销量而iPhone是上亿),所以如果ipad(一年千万级)全系列都上M系列会有助于大幅拉低M系列生产成本。第二个是关于binning。即便是相对不算太复杂的A15,M1也是会有很高几率有缺陷(譬如说某个GPU核心坏掉),所以就可以用binning的方式把他们残缺的那个核心用软件关掉,然后放在低端设备上贱卖。所以就会有了iPhone 13的A15 GPU是4核,而iPhone pro和iPad mini 6的是5核;同理低配的Macbook Air的M1是7核GPU而其他款的是8核GPU。
谢谢分享
最后五分钟的分析真是醍醐灌顶!
張忠謀自己說過原本要讓"粱孟松"主導先進封裝這個項目,因為他有很強的技術能力,但是他有個人的生涯規劃 才將先進封裝這項研發交給其他人(余振華),現在看來你的眼界有多寬有多遠,公司就可以做多大走多遠,慶幸台灣有張忠謀這個寶
现在看到M4的iPad出来之后才发现当时讲的很有远见很专业
林哥你好,我是你油管最早起的观众,虽然有些技术类视频我看不懂,但我喜欢你给人亲切幽默的感觉。希望多出一些有点小知识性 又简单易懂的视频。比如电车消亡史那集。
8:58看來台G在11年前就認真看待後段製程的重要性,而且是工程部門提意見、張老支持、後來的CEO也沒半途而廢,這真的很需要遠見及相互溝通協調能力
由浅入深,见解独到,这才叫科技视频
醍醐灌顶,大开眼界!搞得我不想敲代码了,想搞芯片了!
林哥还是牛B,这技术,这分析,全网也找不到这样的影片。
谢谢林哥,爸爸我都懂了🥰
@hhhddd0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