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天-t1h

還好吧 儀表版就是這樣  各項溫度錶 平衡 雷達 顯示儀  起飛就是起跑 開馬達 拉升 都差不多 彈射就比較不麻煩   心臟承受得了G力  不會暈 或吐 開什麼飛機不影響  飛彈發射 瞄準  差不了多少。受不了是因為身體素質太差  因為G力不一樣  起降不一樣  速度越快  風險越大 有些容易翻車 或兩輪直立非常危險 風大 直接失勢

@miss71078

如果能 獨行俠又能在拍一部片了😂

@craighsu5468

不可能,面板完全不一樣。

@非州-b9s

波音737為什麼已經幾十年了還只是一直優化飛行物件。然後裡面還在用傳統的按鍵式按鈕?一直不敢開發新款?因為開發新款。一堆機師都要重新考照。一堆飛機瞬間沒人飛。

@Bsdtgh-eh9qh

真是扯淡。儀表盤不一樣可以稍微適應一下,完全不能飛就是扯淡了。最多一個月就能完全適應組隊飛行幾個月就能投入戰鬥。
舉個例子,俄烏戰爭中的烏克蘭飛行員為了飛F16戰機到美國適應訓練,原本是半年的培訓期間,最後發現3個月就能投入戰鬥,其實就是看你的訓練設備如何,如果是專業飛行員很快就能適應。

@brucema8344

你把重要问题忽视了…对于俄系战机来说,美军飞行员就把它当成打靶的玩具…一个把人当白痴的国家怎么能战胜正常人的国家?😂🤏👎

@明白-j4f

這些都是真話,也是中國戰鬥機打開國際市場很困難的重要原因之一。
買了新系統的戰鬥機等於要建立一套新的系統,駕駛的評選、訓練…,地勤維護人員的技能、知識…,使用的工具、設備…, 維修備品的取得,後續升級的需求,搭配武器的取得,數據鏈必須能夠融入舊有的系統,……

@hdm4825

那俄罗斯飞行员飞美国飞机就问题不大了

@郭紫一

難怪屋惡戰爭,惡狗的飛機月退越遠!老鳥叫不動,菜鳥不敢上!制式化的好處,你不上有人上,哪邊涼快哪邊去

@tthhhot

胡说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