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愛前行 罕病天使 楊玉欣與 #汐止社大 師生的生命對話
為「#病主法」發聲引共鳴,基隆市社會處長的使命任務:讓基隆成為有愛無礙的海洋城市
台灣公益新聞網 記者〡簡傑 基隆報導
從19歲健康的高峰,到被醫生宣判病情,逐漸失能,失去力氣⋯只要張開眼,生活一切的動作,吃喝拉撒睡,都需要開口「拜託」他人幫忙,一天至少要說300次以上的拜託。楊玉欣試問大家:如果一樣的情形,你心裡有想到那個可以拜託的人呢?
談到受苦,楊玉欣說「我不害怕受苦,只怕我的態度比不上我受的苦,自己的苦難,為他人有何益處?希望別人不要跟我受同樣的苦!」
汐止社大【 #發現職人 品味人生百味】核心課程,由公益傳播推手簡郁峰老師帶領日前(4/24)走讀基隆,這次在中山區樂齡學習中心的會議室和罕病天使,基隆市政府社會處長楊玉欣有約,以「為愛前行」為名開講,「敬愛的簡老師和汐止社大發現職人的哥哥姊姊們,感謝你們來到基隆」溫暖的微笑與滿滿讚美,坐著輪椅代步,手也沒有甚麼力氣(還是自己手控簡報),很多事需要助理協助,但在她身上沒有「病人」的樣子,活力與笑容很快融化人心,感受到她字字句句的描述因著有真實經歷在其中,更像是一場將困境要為助力,活出生命力的勵志講座。與會者無不屏氣凝神專注聆聽。楊玉欣以病友同理角度在擔任立委期間推動的「病人自主權利法」她耐心的為與會學員說明「病主法」不等同於安樂死,曾任主播的楊玉欣音質與口條俱佳,充滿熱情與說服力,讓原本看似有點難懂的知識,頓時明白可以在有意識時和家人一起參與諮商,病人自己主張與決定臨終的醫療,是何等美好的事。最後談到來到基隆市擔任社會處長這兩年推動海洋城市全民共融,全台第一職務再設計,在聽語障也能當照服員,讓障礙變資產,「花木蘭計畫」對女性的愛與照顧的可能等社會共融計畫。
楊玉欣: 我自己在生活中有很多這個Moment,因為疾病跟一些一樣在苦難中的人有一種心靈的理解與相通,這也是我自己覺得的一種幸福,所以我有一種很喜歡的工作就是探訪病人,雖然我沒有社工師執照,不是護理師,不是甚麼專家,但是我只要走進病人房間那些病人都覺得我們是同一類的,我們是自己人,我們有超過語言能夠溝通,能夠彼此理解的那種生命情境,所以我就很感恩,茫茫人海還有時間那麼短,有一種生命的交流,更何況我就是看到在座各位有這樣一個班級,有這樣一個老師,這樣的同學,大家相處相聚真的是很難得的因緣和幸福,我自己可以來也感覺很榮幸很高興。
コメント